齒輪測量是用于檢測齒輪參數(如齒形、齒向、齒距等)的高精度設備,其運動部件(如測頭軸、工作臺、立柱等)的行程需通過限位開關嚴格控制,以防止超程碰撞導致設備損壞或測量精度失效。限位開關及報警故障會直接影響設備運行安全與測量可靠性,以下從故障類型、原因分析及解決方法展開詳細說明:
一、齒輪測量限位開關的作用與類型
限位開關是齒輪測量的 “安全邊界",核心作用是:當運動部件接近或到達設定行程,觸發開關信號,傳遞給控制系統(PLC 或數控系統),強制停止該方向運動并觸發報警(如聲光報警、屏幕提示)。
常見類型:
機械接觸式:通過運動部件直接碰撞限位桿,推動內部觸點通斷(結構簡單,適合低速運動部件)。
光電式:由發射器與接收器組成,運動部件遮擋光束時觸發信號(無接觸,響應快,適合高速、運動部件,如測頭軸)。
電磁式:利用金屬部件接近時的電磁感應變化觸發信號(抗油污、粉塵能力強,適合環境稍差的區域,如工作臺導軌)。
二、常見故障類型及分析
(一)限位開關不觸發報警(超程故障)
即運動部件已到達限位置,但限位開關未動作,設備未停止,可能導致碰撞損壞(如測頭撞工件、工作臺撞立柱)。
原因分析:
限位開關本身損壞:
機械接觸式:觸點氧化、磨損或卡滯(長期使用后觸點接觸不良,無法導通信號);彈簧片疲勞失效(碰撞后無法復位,觸點長期斷開)。
光電式:發射器 / 接收器損壞(如 LED 燒毀、光電管老化);鏡片被油污、粉塵覆蓋(光束無法穿透,信號始終 “未遮擋")。
電磁式:線圈斷路或磁芯老化(無法產生感應信號)。
安裝與位置偏移:
限位開關固定松動(因設備長期振動,螺絲松脫),導致其與運動部件的相對位置偏移,運動部件到達未觸發開關(如原本距離 5mm,偏移后變為 10mm,無法接觸或遮擋)。
運動部件的 “觸發擋塊" 位置偏移(如擋塊螺絲松動,隨運動部件移位,未對準限位開關)。
線路故障:
限位開關與控制系統的連接線纜斷線、接頭松動或氧化(信號無法傳輸至控制系統)。
線纜被運動部件碾壓、磨損(尤其是拖鏈內的線纜,長期彎曲摩擦導致內部斷線)。
控制系統信號接收異常:
控制系統(PLC / 數控系統)的輸入模塊故障(無法識別限位開關的通斷信號)。
限位信號的 “邏輯設置錯誤"(如誤將 “常閉" 設置為 “常開",導致信號無效)。